
敬禮了鳴和尚、薩迦證空上師、十六世大寶法王噶瑪巴、吐登達爾吉上師!敬禮壇城三寶!敬禮同修主尊地藏王菩薩!主持上師蓮鎮上師、師母,各位上師、教授師、法師、講師、助教,堂主,各位同門,還有我們遠道而來的貴賓,還有網路上的同門,大家吉祥。
我們今天再談《六祖禪經》(即《六祖壇經》),接著上回所講的,六祖說:「用即遍一切處,亦不著一切處。但淨本心,使六識出六門,於六塵中無染無雜,來去自由,通用無滯,即是般若三昧、自在解脫,名無念行。若百物不思,當令念絕,即是法縛,即名邊見。」我稍微用白話解釋這一段六祖的說法,我們在運用智慧的時候,是每一處都用到的,「遍一切處」,但是並沒有停留在每一個地方。這個智慧是活的,並不會停住在哪一個地方。這個眼耳鼻舌身意都是有感覺的,也就是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,只要把你的心,原本你自己的佛性清淨了,使用你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雖然你運用了你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但始終沒有被污染,沒有被混雜。你這樣子的智慧,你的佛性,來去是自由的,通用無滯,也就是說不會停滯在那裡,這個就叫做「般若三昧」,可以講是智慧本身一種很高的境界,這種境界就叫做「自在解脫」,又名「無念行」。如果你認為,所謂無念就是什麼念頭都不要取,統統不想不思,讓念頭完全死了,這就是被法所綁住了,這個就叫做「邊見」。什麼叫「邊見」呢?就是異端,不是佛的正見,不是如來的正見正念。如來的正見是無念。但是無念,你如果想成什麼都不想,這個就是異端。六祖是這樣子講的。

為什麼沒有感覺呢?因為本來就是這樣嘛!所以要說有什麼感覺,就是嘆一口氣!喔!還是這回事。一本雜誌打開來,從頭讀到完;一份報紙打開來,電視新聞你打開來,還不是都是一樣的,全部都是財色名食睡,都是一樣的東西。新聞一看,你看算命的算什麼,妻、財、子、祿、官司,學業,大部分都是這些東西,逃不脫這些東西的。在我們修行人看得多了,就覺得很平淡,沒什麼,你覺得沒什麼,就是無念行。有人說,你覺得有什麼,就是被綁。那乾脆什麼都不想!六祖講,這樣也不對。你什麼都不想,那你不是石頭嗎?好好一個人怎麼變成石頭,那乾脆把你打昏算了,把你頭敲昏了,你什麼都不知道,不醒人事,那也就是說無念。這個無念跟六祖所講的無念是不同的。

六祖所講的無念,是你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世間上的一切事,但是你自己本心不受到污染,這個才叫做無念行。我想我這樣子解釋大家都清楚。
蓮鎮上師他剛剛講所謂的佛性,人有分別,佛性沒有分別,無分別心。他是中醫師,其實中醫師是有分別心的。我以前講過,有一個老太婆帶著一個非常漂亮的姪女去給中醫師看病,中醫師一看:「這個要全身檢查。」老太婆就跟中醫師講:「是我生病,不是我姪女生病。」中醫師就講:「那你舌頭伸出來就可以了。」
話說蓮旺上師他到了舊金山尊勝雷藏寺,他去那裡拜梁皇寶懺,回來就跟我們講他去針灸。我覺得很奇怪,他身體很健康的樣子,細皮白肉的,又沒有什麼病,臉上又透著紅光,白裡透紅,看起來非常健康,怎麼他會去給人家針灸呢?我就問他,這個針灸的是女的還是男的?他就不好意思了:「是女的。」我說:「好啊!再問你一句,那個女的長得怎麼樣?」蓮旺不敢講假話,他的人很老實:「長得很漂亮!」好啦!我再問啦:「那針灸你的時候,你是穿著衣服嗎?」他就不敢講了。他說:「哎呀師尊啊,原諒我。」哇!你一個上師,堂堂的上師,很健康的,沒什麼毛病的,怎麼會突然間捲起你的喇嘛裙,給人家針灸。我說,算了吧!你這樣子講,我也要去尊勝雷藏寺。(師尊幽默說)

到底是還有分別心的,人要是沒有分別心,甚難,非常的難,真的是非常困難。每一個人都有分別心,因為有分別心,所以每一個人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都被綁。以前我們雷藏寺的回信中心有一個聽電話的小姐,聲音非常好聽,每一個人聽到她的電話,都會幻想。來到雷藏寺以後看到她本人,我講了一句話:「聽聲音就好,你不要看到本人。」她本人現在在馬來西亞,她的聲音非常好聽。還是有分別心嘛!你產生幻想,那種聲音啊,一定是十六歲的,非常美的。眼睛所看到的,耳朵所聽到的,不一定相同。
這裡提到一個「觸」,非常重要,觸是身體的感覺。我覺得我們也不要談男女之間的事情,其實男女之間手去接觸,那一種感覺是不一樣的。像蓮旺上師他的皮膚是很光潔亮麗的,如果女生有他這樣子的皮膚也很不錯了啦!你站起來給大家看看。像師尊這一種臉啊,當然有一點黑斑,又有皺紋,又比較粗,因為「沙發」用了六十五年,皮也會磨壞磨破的。你用了幾年?四十五年。還那麼細啊!你有四十五歲嗎?有喔!這感覺不同的,眼睛看的就不一樣,觸的話就更不同,粗的、細的不同。
美國的豬是白色的,有時候我講說把牠拖到雷藏寺門口,矇著眼睛,大家去摸摸看,這感覺非常好。但是你把遮著眼睛的帶子拿下來一看,是一隻豬,你的感覺就不同,這是觸啊!觸覺是不同的,有分別的。

你看香味也是有分別的,味道也是有分別的,觸也是有分別的,一切環境都是有分別的。怎麼會沒有分別呢?這個是要靠修行的功夫,無念行是修行的功夫,能夠自在解脫。真正把你打昏了,當然是沒有分別,但是那個不是真正的道。真正的道是你在任何環境裡面,統統沒有分別,這才叫做無念行,六祖最重要的旨意就是在這裡。不會被他感染,不會變複雜,你那一顆心還是清清白白的,這個是無念行,這個是很有智慧的,可以講是上層的境界、最高的境界。所以,在佛的眼睛看眾生,同樣有那個佛性,沒有南北之分。你要修到這個樣子呢,你就有了悟境,就會有開悟的境界出來。如何能夠這樣子呢?就是六祖所講的,般若三昧。

所以不分別,沒有什麼分別。這裡提到的完全就是不分別的。其實人的情緒是有分別的。我今天情緒很好,明天就很憂鬱了;今天很高興了,明天就很悲傷了。人的情緒經常這樣子在循環。修行人不可以這樣子,每天都好,這個是無念行。那情緒會不會干擾人的修行?也會干擾你的身體,身體、心靈都會受干擾。

師尊也不怕人家講說:「師尊啊!你個子不是很高,這是缺點。」我也常常笑我的女兒佛青,我說:「佛青啊!你怎麼想當外交官啊?你個子這樣子,你知道嗎,你當了外交官你出去跟人家握手,人家看都看不到你,你到底在哪裡?」那佛青也會笑我說:「爸爸,你的腿長得好長喔!」她也會笑我這樣子。所以這個都是分別。我覺得人不管你長得高或者長得矮,或者你身材胖,或者你身材瘦,不管怎麼樣子,你如果有如來的智慧,你就是一個巨人。(眾鼓掌)

我們真正的是心一樣,每一個人的心統統都一樣,坐在這裡每一個人的心都一樣,不只是坐在這裡,所有在裡面的,在外面的,網路上的,所有的人間,所有的眾生,他的心都是一樣的,佛性都是一樣的,要這樣子看。學佛的人要懂得,所有的眾生都是一樣的,彼此都是兄弟姐妹,四海之內皆兄弟,五百年前是一家。彼此應該融合,不應該有傷害。
不只人跟人這樣子,人跟動物也是一樣,所有的生物也是一樣,佛看眾生,不只是人,所有一切的生物都是一樣的,這個就是六祖所講的「無念行」,就是「般若三昧」,只有這一種思想,才能夠自由,來去自由,自在解脫,不受束縛。只有這種思想,才是不被綁的。其它任何思想都是被綁的。

有一天兩邊互相交流來往,東西文化交流互相來往。白玉蟾跟朱熹兩個就碰面了。突然間下了一陣雨,白玉蟾他有道行的,他真的是有道之士,那個雨一下來,下到他頭上,就分開了,不淋他,只有他一個人的衣服不濕掉,其它的同學跟朱熹都淋到雨。朱熹覺得很奇怪就問他:「為什麼雨不淋你?」他說:「偶然會中的。」「你們淋到雨也是偶然就淋到雨,我這個偶然就不淋到雨。」朱熹就開始慢慢研究道家的東西,他也有研究,只是不敢講。

有一個乞丐在天橋跟人家要錢,有一個善心人士每次過去都丟錢給他,他是瞎子乞丐。他旁邊有一個小孩子,有一天那個善心人士說:「你是誰啊?」他說:「這個乞丐是我爸爸。」善心人士就問他:「那他是什麼時候瞎的呢?」小孩子就講:「他早上十點到下午九點是瞎的。」這不是假的嗎?這世界上本來就是假的。我們做善事也不要分真假,假的我們也不要把他認出是假的。有些善心人士也不一定是真的善心人士,有的也是假的善心人士。有些我們常常講,沒有錢的很喜歡裝成富豪,真正的有錢人,他裝得很窮,其實他真正的是富豪。沒有錢的他拼命講說我是有錢,我有祖產,我有多少的田,多少地,多少房產,多少資源。都是假的。有錢人就裝窮,你看不出他是有錢。

你說誰征服了世界,現在問大家,誰征服了世界?我在《燃燈》寫了兩篇文章,一篇是寫亞歷山大帝,一篇是寫凱撒。亞歷山大帝很想征服全世界,但是他有沒有征服全世界,現在誰能征服全世界,現在誰還有那個心要征服全世界,應該要看清楚。
你看了佛家思想以後,我們看到征服全世界的說亞歷山大帝是偉人、凱撒是偉人,在師尊的眼中,芸芸眾生,不過是一滴水,最後也是落於空亡,什麼都沒有,凱撒最後也是什麼都沒有,亞歷山大帝也什麼都沒有,希特勒也什麼都沒有。
所以我們學佛的人能夠跟蓮鎮上師所講的一樣,隨緣、隨喜、隨分,就很滿足了。就很圓滿了,你碰到什麼,你就接受什麼,你守住自己的本分,你歡喜地去慈悲眾生,這個是佛本身所教導我們的。

所以有人說「我退道心」。那一句話是錯誤的,他沒有道心可退,真正有道心的人不會退。這樣懂嗎?(眾鼓掌)因為他根本沒有道心嘛!師尊跟大家一樣,只是師尊在修行當中有修出證驗,(眾鼓掌)有般若在裡面,有佛性在裡面,有光明在裡面,所以師尊是一位真正的金剛上師。(眾鼓掌)

我不會因為一個人,或者很多人影響我自己的情緒,不要受影響就是無念行;不要受人的一句話影響,不要受人的一個臉色影響,不要受一群人影響,不要受任何影響,叫做無念行;你可以看透他們,但是你不受影響,就叫做無念行,就叫般若三昧。嗡嘛呢唄咪吽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