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「大乘佛教」兴起之后,「小乘佛教」就被批判了,被贬为:
自了汉。
小乘即外道。
小乘外道二十种。
外道论师。
批判小乘者,说「阿罗汉果」与「辟支佛果」,虽有浅深之别,然皆为灰身灭智归於空寂涅槃之悟,不可取也,故是外道。
我个人读了许多大乘行者的书,他们对於阿罗汉果及辟支佛果是:
不屑。
嗤之以鼻。
灭有之空理,小空耳。
二乘。
「俱舍」、「成实」及「律」,是佛随小机者说,以调下劣根性之人也。
小根。
小圣。
总之,大乘行者对小乘佛教是极端的排斥,谓其自私自利,如同凡夫及小人一般。
●
小乘在先,大乘在后,自从大乘经典流布之后,大乘佛教就兴起了《华严经》、《般若经》、《解深密经》、《楞伽经》等等等等。
在印度有:
中观。
瑜伽。
是大乘宗。
在中国,中观是「三论宗」,瑜伽是「法相宗」。
佛法演变成「大乘」,大乘自然贬低小乘,大乘的教法依《华严》、《般若》、《法华》等大乘经典之教化,满六度之行而成佛果。
於是大乘自讚:
大乘心──菩萨净土。
大乘因──菩提心。
大乘道──究竟佛果。
大乘无上法──一乘之法。
大乘现证──修行「秘密乘」,现证本界体,故名大乘现证。
●
佛陀有三转法轮之说:
佛在「鹿野苑」对声闻乘人,说「苦集灭道」之四諦,有「示劝证」之三转。
示转──此是苦。此是集。此是灭。此是道。
劝转──苦当知。集当断。灭当证。道当修。
证转──苦已知。集已断。灭已证。道已修。
这是三转法轮。
佛说「四諦法」及「十二因缘法」,这都是佛陀亲口宣说的。
我个人觉得:
小乘以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来修行,是偏向「出离心」。
大乘以中观、瑜伽、六度来修行,是偏向「菩提心」。
苦、空、无常是人世间实有的现象。
佈施、忍辱、精进、持戒、禪定、智慧是修大乘的法门。
小乘也修戒、定、慧。
其实我们以「小乘」为基。以「大乘」来度众,二者融合的修行,岂不是善哉!这是我的主张。
释迦牟尼佛先说「小乘」为起因,如果没有「苦」、「空」、「无常」,岂能发出修行的心?
把佛说的小乘法与外道相等,岂不是侮辱了佛陀?
如此对吗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